-
斯利納加 Srinagar 帕瑪哈勒花園 Pari Mahal Garden
蒙兀兒式花園,為蒙兀兒王朝第四代國-賈汗吉於十七世紀,在達爾湖畔為愛妻茉荷茹妮莎興建一座夏利馬宮,是當時王室們避暑的行宮。宮殿面積雖次於尼夏特花園,卻因賈汗吉和其愛妻茉荷茹妮莎千古流傳的戀情,有「愛的花園」之稱。
-
斯利納加 Srinagar 佛經第四次結集處
第四次佛經結集處,西元70年健馱羅國迦膩色迦王崇信佛法,日請一僧入宮說法,同一經題,人人所說互異。王以此事問脅尊者,尊者說:“去佛日遠,諸師漸以己見,雜入教典中,現當重新結集,以定其義。”王如言,選阿羅漢五百人,以婆須密(或稱世友菩薩)為首,集於迦濕彌羅城,將三藏各制十萬頌,名大毗婆娑論,刻於赤銅之上,建塔藏之,是為第四次結集。
-
斯利納加 Srinagar 達爾湖 水上市場
水上市場達爾湖,在此可購買當地的民藝品、毛織品、雕刻品及手工的地毯。西卡拉船(Shikara)是達爾湖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代步工具,它是一種扁平造型的傳統木船,兩頭為尖狀、船身稍寬,載送遊客的西卡拉,船腹上設有遮雨篷,鋪有坐墊和躺椅;當地人的西卡拉用來打漁、載貨或外出,只見達爾湖上男女老少都是划西卡拉的高手,而且邊唱歌邊劃木槳,穿梭水面。
-
斯利納加 Srinagar 番王船屋 BOAT HOUSE
番王船屋建於19世紀的船屋,胡桃木船身雕刻了各式圖案,整體裝潢充滿王室氣派,客廳掛了水晶燈,感覺更顯華麗。在達爾湖上的船屋旅館都有說著流利英語的管家照顧客人日常起居飲食,在管家的服侍下,可以悠閒的在船屋的甲板上看書、吃早餐、喝下午茶,甚至什麼都不做,只管盡情飽覽仙境般的湖光山色
-
喀什米爾 Kashmir 索馬 Sonamarg
索馬海拔2740米,又稱為「黃金草地」,以漂亮的牧草聞名,傳說山谷中的河水能將萬物轉化成黃金財富,曾經是古代絲路連結中國與現今巴基斯坦的古通道之一,也是唐玄奘大師取經之處。
-
喀什米爾 Kashmir 穆勒別克寺 Mulbekh Temple
穆勒別克寺 Mulbekh Temple,寺裡高達九米的彌勒佛石雕像是北印度最高的佛像。進入拉達克地區,面積45,110平方公里。此地通行語言為藏語、拉達克話和烏爾都語。此地今劃屬於印度境內,卻是藏族的傳統居住區,最早的拉達克居民是雅利安人。大約公元1世紀,拉達克成爲貴霜帝國的一部分。
-
喀什米爾 Kashmir 蘭馬玉如寺 Lamayuru Temple
蘭馬玉如寺 Lamayuru Temple,這是拉達克地區最古老也最大的寺廟之一,曾是那洛巴的閉關山洞。此寺廟以豐富的繪畫、唐卡、壁畫、雕刻以及不同式樣的佛像而聞名。
-
喀什米爾 Kashmir 阿奇寺廟群 Alchi Monastery
阿奇寺廟群 Alchi Monastary,建於11世紀,為拉達克最古老的寺院之一。保存完整的國寶壁畫:千佛壁畫、度母圖、五方佛壇城,以及早期風格的佛像。
-
喀什米爾 Kashmir 力奇寺 Likir Monastery
力奇寺或稱力奇修道院,是印度北部拉達克的佛教寺院。它位於海拔3700m處,在Leh以西約52公里(32英里)。它坐落在一座小山的山谷,屬於藏傳佛教的格魯派,於1065年建立。力奇相對偏僻,但曾經是一條主要貿易路線。修道院目前由佛學研究中心研究所運作,並教學三種語言,印地文、梵文和英語。
我們深知,真正有價值的旅程,不只在於抵達目的地,而在於過程中所累積的理解與體悟。大品吉樂的每一條路線,皆由團隊親自勘查、反覆調整,確保兼顧文化密度與節奏品質。無論是時間的安排、在地知識的轉譯,或是場域氛圍的營造,我們以謹慎而細膩的態度,回應每一位朝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