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品吉樂旅行社,吉樂朝聖探索旅遊追尋佛陀的足跡,一同探索世界盡頭

前往朝聖諮詢
India Travel Attractions

印度旅行景點

大品吉樂|古老文明的旅讀,印度是一部寫在大地上的佛教經典,行於修行之路
當晨光吻上菩提迦耶的金剛座、瓦拉納西恆河泛起的金色漣漪,阿姜塔的飛天在岩壁上甦醒。印度,是佛陀的覺醒之地,也是旅人靈魂的昇華之地,每一步的旅程都是探索,更是生命的體驗。
共有 11 筆旅行景點
  • 藍毗尼園 Lumbini 佛陀誕生之地

    藍毗尼園 Lumbini 佛陀誕生之地

    位於尼泊爾南部的藍毗尼園(Lumbini),是佛教徒心中的聖地,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這片神聖的土地不僅是佛陀釋迦牟尼的誕生地,更是全世界佛教信仰者朝聖的重要目的地。藍毗尼園充滿了歷史、文化與宗教的意義,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與信徒。

  • 加德滿都 Kathmandu 皇宮杜巴廣場

    加德滿都 Kathmandu 皇宮杜巴廣場

    加德滿都杜巴廣場(Kathmandu Durbar Square)是尼泊爾首都最具歷史、文化與藝術價值的地標之一,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地點。這裡曾是昔日尼泊爾王國的王宮所在地,見證了加德滿都谷地千餘年的宗教與王權興衰。自1979年列入 UNESCO 世界遺產「加德滿都谷地七大文化遺產」之一。加德滿都杜巴廣場主要的建築群來自 馬拉王朝(Malla Dynasty, 12–18世紀)。馬拉王朝時期是尼泊爾建築與雕刻藝術的黃金時代,許多廟宇與宮殿都是在這個時期建造。後來在 沙阿王朝(Shah Dynasty)統一尼泊爾後,廣場繼續被用作王室儀式與加冕之地。主要景點有:漢帕文王宮、庫瑪麗之家、塔蕾珠女神廟、 雅克謝什沃神廟、九層樓塔。許多寺廟呈「帕戈達式」(Pagoda style),後來這種建築型式傳至中國與日本。

  • 加德滿都-帕坦庫瑪莉女神(Patan Kumari)

    加德滿都-帕坦庫瑪莉女神(Patan Kumari)

    帕坦庫瑪莉女神(Patan Kumari)是尼泊爾庫瑪莉制度(Kumari system)的一部分,是「活女神」文化的具體體現。「庫瑪莉」(Kumari)源自梵語,意為「未婚少女」,在尼泊爾的信仰中,庫瑪莉被認為是: 達爾瑪女神(Taleju Bhawani)的活體化身,是至高無上的神聖存在。這些年幼的女孩會經由嚴格的選拔儀式挑選出來,被視為女神化身直到第一次月經來潮為止,此後會「退神」,回歸普通人生活。這種制度在尼泊爾是獨一無二的宗教與文化現象,其中帕坦(Patan)是三個主要庫瑪莉所在地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加德滿都(Kathmandu)與巴克塔普爾(Bhaktapur)。

  • 博拿佛塔  Bodnath Stupa

    博拿佛塔 Bodnath Stupa

    加德滿都的博拿佛塔(Boudhanath Stupa)是尼泊爾最重要、最壯觀的佛教建築之一,也被譽為藏傳佛教在南亞地區的精神中心。這座佛塔不僅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名的世界遺產,更是朝聖、冥想與文化交融的神聖場所。1979年被列入 UNESCO 世界遺產「加德滿都谷地文化遺產」之一。博拿佛塔是亞洲最大圓形佛塔之一,擁有深具象徵意義的建築構造。基座:巨大的曼陀羅式圓形平台,象徵宇宙中心;主體塔身:白色半球形,象徵「水」與空性;十三層方塔:象徵佛教修行者通往涅槃的十三個階段;佛眼(慧眼);四面皆有畫上佛陀的智慧之眼,凝視四方,象徵佛的全知,鼻子形符號(問號狀)實為尼泊爾文的數字「1」,象徵合一與真理;金色尖塔頂端有傘蓋與法輪旗,象徵佛法的勝利。

  • 南無菩提 Namo Buddha 佛陀捨身餵虎處

    南無菩提 Namo Buddha 佛陀捨身餵虎處

    尼泊爾的南無菩提(Namobuddha),是一處深具宗教與歷史意義的佛教聖地,與佛陀「捨身餵虎」的慈悲傳說息息相關。根據《賢劫經》(或其他佛教本生故事),這裡是釋迦牟尼佛前世化身之一──太子「摩訶薩達」(Mahasattva)捨身餵虎之處:傳說中,年輕的太子在森林中發現一隻飢餓瀕死的母虎與她的幼崽們。見此景象,悲憫心油然而生,他認為若母虎死去,小虎也無法存活。他便割下自己的肉,供母虎食用,最終犧牲自己性命。這個無私的大悲行為,是佛教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中「布施波羅蜜」的典範。

  • 加德滿都-帕坦杜巴廣場

    加德滿都-帕坦杜巴廣場

    帕坦杜巴廣場(Patan Durbar Square)是尼泊爾最古老、最優美的歷史遺跡之一,位於加德滿都谷地南部的帕坦市(現稱拉利特普爾 Lalitpur)。這裡不僅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一部分,更是尼瓦爾(Newar)文化藝術的巔峰代表,被譽為「活的博物館」。於1979年和加德滿都、巴克塔普爾杜巴廣場一同列為 UNESCO 世界遺產。帕坦曾是獨立的馬拉王國(Malla Kingdom)首都之一,擁有自己的王室、文化與信仰中心。帕坦杜巴廣場即為過去的皇宮所在地,這裡的建築群多建於16–18世紀馬拉王朝鼎盛時期,體現了當時尼瓦爾藝術的高超水準。廣場中央的宮殿建築群是帕坦古王宮(Patan Royal Palace),由三個庭院(Chowk)組成:Mul Chowk(主庭院)、Sundari Chowk(美麗庭院)、Keshav Narayan Chowk。現為帕坦博物館(Patan Museum),展示尼泊爾佛教與印度教金屬工藝、木雕與建築模型,極具藝術與學術價值。

  • 帕賓阿蘇拉洞Asura Cave蓮花生大士閉關聖地

    帕賓阿蘇拉洞Asura Cave蓮花生大士閉關聖地

    位於尼泊爾帕賓的阿蘇拉洞(Asura Cave),是藏傳佛教徒心目中極為神聖的朝聖地之一。相傳蓮花生大士在前往西藏弘法之前,曾長時間於此閉關修行,並於此證悟「大圓滿」法門(Dzogchen),為弘法西藏奠定基礎。蓮花生大士是8世紀的印度金剛乘大師,被尊為藏傳佛教的第二佛,是佛法傳入西藏的關鍵人物。根據傳說,他在帕賓閉關期間,降伏當地惡靈,並留下數個神跡與強大的修行能量場,使得此地成為至今香火不斷的重要聖地。阿蘇拉洞內,至今仍可見信徒視為蓮師留下的手印與坐墊痕跡。洞外設有小型佛塔與祭壇,信眾會點燃酥油燈、誦念蓮師心咒,祈求智慧、加持與護佑。整個地區充滿寧靜與莊嚴的氛圍,是許多修行人親身感受蓮師加持的重要道場。

  • 帕賓 Pharping 金剛亥母道場

    帕賓 Pharping 金剛亥母道場

    尼泊爾帕賓(Pharping)不僅因為蓮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閉關洞而著名,也因為這裡是藏傳佛教金剛乘重要本尊之一:金剛亥母(梵語:Vajrayoginī,藏語:Dorje Phagmo)的聖地道場。這裡被視為金剛亥母的聖境之一,信徒認為其修行加持力極強,能迅速轉化煩惱、證得大樂空性。金剛亥母是藏傳佛教中極重要的空行母與本尊,具:赤紅火焰形象,象徵烈焰般的智慧,表示摧毀無明、轉化慾望為證悟智慧。常持髑髏杯、金剛鐮刀、三叉戟,踩在大自在天身上,象徵超越輪迴主宰。她是多個密宗派別(特別是噶舉派、格魯派)主修的本尊之一,也是女性修行者追隨的重要修法對象。

  • 尼泊爾-波卡拉魚尾峰日出

    尼泊爾-波卡拉魚尾峰日出

    尼泊爾波卡拉(Pokhara)以壯麗的喜馬拉雅山景聞名,其中最令人屏息的景象之一,就是從**魚尾峰(Machapuchare)**望見的日出奇景。魚尾峰被譽為「神聖之峰」、「喜馬拉雅的女神」,清晨時分陽光灑落雪山,呈現金色幻光,成為無數旅人與攝影師夢寐以求的畫面。其神聖地位被視為濕婆神的居所,尼泊爾政府禁止任何攀登活動,因此魚尾峰至今仍保持原始未被人類踏足。

《佛教。藝術體驗》
為朝聖者打造兼具深度旅行與修行之路
大品吉樂旅行社以「探索世界的盡頭」為使命,專注於印度佛教文化旅程。我們深耕印度多年,佛教八大聖地、北印喀什米爾、千年石窟藝術等核心地帶,整合在地導覽、文化脈絡與實地體驗,走訪文明邊界與信仰源流。為朝聖者開啟一條兼具知識深度與心靈沉澱的行走之路。

我們深知,真正有價值的旅程,不只在於抵達目的地,而在於過程中所累積的理解與體悟。大品吉樂的每一條路線,皆由團隊親自勘查、反覆調整,確保兼顧文化密度與節奏品質。無論是時間的安排、在地知識的轉譯,或是場域氛圍的營造,我們以謹慎而細膩的態度,回應每一位朝聖者。
聯繫吉樂旅遊
line2 線上
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