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顯洞 Pahiyangala
法顯洞(Pahiyangala Cave)位於斯里蘭卡西部的卡盧特勒地區,是島上最大的天然石灰岩洞穴之一,也是重要的歷史與宗教遺址。這個洞穴以中國高僧法顯命名,相傳他在5世紀前往印度求法途中,曾到此停留傳教,因此當地人將此洞稱為「Pahiyangala」(是法顯名字的當地發音)。除了宗教傳說,法顯洞還是重要的史前考古遺址,曾發現距今約3萬年的早期人類遺骸與石器,證明該地早在史前時期就有人類居住。今日的法顯洞設有佛像與修行空間,是兼具歷史、宗教與自然特色的景點。
-
卡拉尼亞寺 Kelaniya Raja Maha Vihara佛陀第三次親臨處
卡拉尼亞寺(Kelaniya Raja Maha Vihara)位於斯里蘭卡西部,鄰近首都可倫坡,坐落在寧靜的凱拉尼河畔,是全國最具歷史與宗教意義的佛教聖地之一。根據佛教記載,佛陀在成道後的第八年,第三次親臨斯里蘭卡,來到這片土地應納嘎國王之邀講法與弘揚佛法。為了紀念佛陀的來訪,當地建起了卡拉尼亞寺,並供奉佛陀的舍利。這座寺廟自古以來便深受歷代君王與信眾敬重,是佛教信仰與王權象徵的重要場所。雖曾在殖民時期受損,卡拉尼亞寺於20世紀初重建,恢復昔日風貌。寺內華麗的壁畫與精緻佛像,細緻描繪佛陀與斯里蘭卡佛教歷史,是一處兼具信仰、藝術與歷史價值的文化地標。
-
阿育王拉瑪雅寺 Gangaramaya Temple
阿育王拉瑪雅寺是斯里蘭卡可倫坡地區一座重要的佛教寺廟,以寧靜的氛圍、鮮明的佛教壁畫與傳統僧伽羅建築風格而聞名。這座寺廟並不以觀光景點為主,反而是當地信徒日常修行與禮佛的重要場所,因此保留了濃厚的宗教純樸感。寺內主殿牆面繪滿佛教故事與神祇場景,色彩鮮明、人物形象豐富,而內部的精緻壁畫與佛像群,則是講述佛陀一生與地獄、天堂等觀念,具有教育性。
-
可倫坡國家博物館
可倫坡國家博物館是斯里蘭卡最大且最具歷史意義的博物館,創建於1877年,位於首都可倫坡的市中心,建築本身為典雅的義大利殖民風格。館內收藏豐富,涵蓋斯里蘭卡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展品包括康提王朝國王的王座與王冠、公元4至5世紀的托盧維拉佛像,以及由明代航海家鄭和設立的加勒三語碑。除了佛教文物與王室遺產,館內還展示傳統面具、古代武器、貨幣與珍貴的棕櫚葉手稿,呈現出斯里蘭卡多元文化與宗教交融的特色,是深入了解這個南亞島國歷史與藝術的絕佳地點。
-
康堤佛牙寺 Sri Dalada Maligawa
康堤佛牙寺位於斯里蘭卡中部城市康堤,是全國最神聖的佛教寺廟之一,供奉著極為珍貴的佛陀舍利——佛牙。根據傳說,這顆佛牙自古以來象徵王權與佛法,歷代國王皆視其為統治正統的象徵,因此佛牙所在之地,也往往是政權中心。佛牙寺建於18世紀,建築融合僧伽羅與康堤王朝風格,寺內香火鼎盛,氣氛莊嚴寧靜。每日固定舉行的供奉儀式(Puja),吸引無數信徒與遊客前來參拜。每年七、八月舉辦的佛牙節(Esala Perahera),更是盛大的佛教慶典之一,是體驗斯里蘭卡宗教文化的最佳場所。
-
亞當山 Adam's Peak
亞當山位於斯里蘭卡中南部高地,海拔約2,243公尺,是島上最具宗教與象徵意義的山峰之一。山頂有一塊天然石印,被視為聖足印(Sri Pada),不同宗教對其有不同詮釋:佛教徒認為那是佛陀留下的足跡,印度教徒認為是濕婆神的足印,而伊斯蘭與基督教信徒則相信那是亞當被逐出伊甸園後踏上人間的第一步。這座山自古以來就是朝聖聖地,每年朝聖季從12月至隔年5月期間,數以萬計的信徒與旅客會在夜裡攀登,只為在山頂迎接壯麗日出和感受聖光灑落聖足印的神聖時刻。
-
雅拉國家公園Yala Natnional Park
位於斯里蘭卡東南部的雅拉國家公園,是全國最受歡迎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園區面積廣大,擁有森林、草原與濕地等多樣地貌,是野生動物的理想棲地。這裡最著名的是機會難得的「野生豹」出沒,是全球豹類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除此之外,還能見到野象、水牛、梅花鹿、鱷魚,以及各式各樣的鳥類。園內採用吉普車方式進行野生動物追蹤與觀察,是體驗自然、貼近野性的最佳方式。黎明與傍晚是動物活動的高峰時段,也是拍攝與觀賞的最佳時機。
-
瑪利嘎維拉觀音立像 Maligawila Buddha Statue
瑪利嘎維拉觀音立像位於斯里蘭卡南部烏瓦省,是一尊壯觀的古代石雕佛像,據信建於公元7世紀,由國王阿格波五世下令雕刻,目的在於弘揚佛法。佛像高約11公尺,由整塊石灰岩雕成,表情莊嚴寧靜,是古代僧伽羅藝術的代表作之一。雖然有時被稱為「觀音立像」,但實際上是一尊釋迦牟尼佛像,附近則有一尊慈悲形象的石像,可能是觀音或護法菩薩。這尊佛像曾經倒塌並埋藏在叢林中數百年,直到20世紀才被重新發現並立起,如今成為佛教信徒與歷史愛好者喜愛的朝聖與參訪地。
-
高蹺釣魚stilt fishing
高蹺釣魚(Stilt Fishing)是斯里蘭卡南部海岸特有的一種傳統捕魚方式,漁民會站或坐在豎立於海中的木樁上進行垂釣,這些木樁外型像高蹺,因此得名。這種方式不僅避免了攪動水面,也讓漁民能在潮間帶捕捉到更多魚類,是當地世代相傳的生活技藝與文化象徵。如今除了維持生計,它也成為斯里蘭卡最具代表性的民俗畫面之一,吸引許多旅人駐足欣賞與拍照。
我們深知,真正有價值的旅程,不只在於抵達目的地,而在於過程中所累積的理解與體悟。大品吉樂的每一條路線,皆由團隊親自勘查、反覆調整,確保兼顧文化密度與節奏品質。無論是時間的安排、在地知識的轉譯,或是場域氛圍的營造,我們以謹慎而細膩的態度,回應每一位朝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