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舍衛國 Sravasti 央掘魔羅塔
央掘魔羅塔(Yaojumol Stupa)是舍衛國的一個重要遺址,它見證了佛陀的教化歷程。央掘魔羅,其中央掘 Anguli 是手指頭之意,而魔羅 mala 是花環、花冠的意思,央掘摩羅多被翻譯成「指鬘(以很多手指作成之髪鬘)」。相傳他是憍薩羅國波斯匿王的宰相奇角之子,名為無惱(梵文名ahimsaka),因為信奉婆羅門教,其師教授他升梵天秘法,要殺千人,以他們的手指來作成項鍊。後受到佛陀的教導,痛改前非,加入僧團出家,最終獲得阿羅漢果。
-
僧伽施 Sankisa 佛陀忉利天下降處
僧伽施Sankisa,是位於中印度恆河流域的古國,為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三個月後,降還人間之處,又名曲女城、尚卡西亞Sankasya,位於今之北方邦法魯迦巴德Farrukhabad桑吉沙村Sankisa。佛升忉利天三月安居,天主釋提桓因與諸天眾頂禮圍繞,佛母摩耶夫人親來聞法,佛為天眾廣演妙法,摩耶夫人並三萬六千天眾得法眼淨,證須陀洹果。當時優填王思念如來,以牛頭栴檀作五尺高佛像,此為印度最早的如來雕像。根據佛經的記載:佛陀(釋尊)為了他出生後第七天便逝世的母親「摩耶夫人」說無上法則,曾到33天(忉利天)去,三個月後,「三道寶階」就在「桑卡西雅」從天而降,這個說法一直流傳至今。
-
德里 Delhi 印度門 India Gate
印度門建於1921年,高42米。它是由紅色砂岩和花崗岩建成。印度門由埃德溫·魯琴斯設計,最初稱為全印戰爭紀念館(All India War Memorial),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三次英阿戰爭中為英屬印度而喪生的90000名不列顛印度軍隊士兵。
-
阿格拉 Agra 泰姬瑪哈陵 Taj Mahal
世界七大人工奇景之一【泰姬瑪哈陵】,蒙兀兒帝國沙迦罕王為愛妃泰姬瑪哈所建這座白色大理石陵寢共花了22年的時間,動用了二萬人力才完成,佇立其上,不禁令人為這一段流傳千古的愛情低迴不已。
-
阿格拉 Agra 紅堡 Red Fort
歷經三代皇帝建造阿格拉古堡,採用紅色砂岩建造而成,故又稱紅堡,由許多不同的宮殿所組成,建築相當壯觀。特別一提的是八角塔樓,這是沙迦罕國王晚年被囚禁遙望愛妻陵寢的地方,正因此更見證了這段不朽的愛情。
-
德里 Delhi 國家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新德里,印度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New Delhi)位於首都新德里,建於1949年,是在當時的印度總理尼赫魯倡議下建立的。館內藏有公元前三世紀至今的印度不同地區和時期的各種珍貴歷史文物,包括古代印度銅器、陶器、雕刻等藝術品。同時還藏有部分珍貴的外國文物,其中有中國的甘肅敦煌繪畫、西藏宗教器物等。 博物館坐落在國王大道旁,是遍覽印度5000年文化歷史的好去處。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這個國家級博物館藏有的琳瑯滿目的展品會讓喜愛文物古蹟的遊客一飽眼福。
-
秣菟羅博物館 Museum Mathura
秣菟羅博物館,秣菟羅是盛極一時的文化中心,更是當年迦膩色迦王的南方之都。秣菟羅雖是印度教文化中心,但據玄奘說,此地有「伽藍二十餘所,僧徒二十餘人,大小二乘兼功學習」,佛教與印度教並存。秣菟羅的雕刻家創造出最早期純印度風格的佛陀造像。
-
德里 Delhi 甘地紀念館 Gandhi Smriti
甘地博物館位於印度門西南方,原是印度聖雄甘地的住所,他既是印度的國父,也是印度最偉大的政治領袖。他帶領國家邁向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學思想,也就是他說的“ satyagraha ”,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那些爭取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
-
措貝瑪 Tso Pema 蓮師聖湖
措貝瑪蓮師聖湖,地理位置在印度Mandi區高山上的Rewalsar小鎮。蓮師調伏沙河爾國的地區,蓮師與空行母曼達拉娃修行聖地及珍貴印記,蓮師加持的徵兆—蓮花莖繞湖而行 藏文「貝瑪」意指蓮花,「措」是湖的意思,措貝瑪,即蓮花湖。此地就是「蓮師傳記」中所記載,調伏沙河爾國的故事。
我們深知,真正有價值的旅程,不只在於抵達目的地,而在於過程中所累積的理解與體悟。大品吉樂的每一條路線,皆由團隊親自勘查、反覆調整,確保兼顧文化密度與節奏品質。無論是時間的安排、在地知識的轉譯,或是場域氛圍的營造,我們以謹慎而細膩的態度,回應每一位朝聖者。